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国际观察:巴以冲突症结难解 中国方案贡献创新思路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巴以冲突症结难解 中国方案贡献创新思路

  作者 刘旭 邱晔

  本月14日,3名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外区域遭枪击,其中两人身亡。16日,以色列警方以安全为由,在圣殿山的入口处加装金属探测门和摄像头。此举引起居住在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的强烈抗议。连日来,双方冲突已造成至少10人身亡,500余人受伤。

  迫于各方压力,以色列方面于25日宣布决定拆除圣殿山入口处的金属探测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26日则表示,拆除金属探测门并不足以让巴勒斯坦恢复同以色列的联系,除非关于阿克萨清真寺的一切措施都恢复到14日袭击发生前。有舆论担心,巴以局势存在升级的巨大风险,如若失控或将演变为大规模宗教冲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董漫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色列拆除金属探测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巴以冲突局势的缓解,冲突继续加剧的可能性不大。但巴以问题的症结十分复杂,还需相当时日才能得以解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也表示,巴以冲突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并不是偶发事件,因此不太可能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但也正因该地区常态化的动荡和冲突,才更加需要国际社会合力发声,推动巴以早日实现和平。

  中国本月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面对近期巴以冲突,中国也发出了劝和促谈的声音。在联合国25日就巴勒斯坦问题举行公开会时,中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提出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希望得到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共同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取得突破。

  阮宗泽就中国的“四点主张”具体分析说,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推进政治解决是根本,除此之外,巴以和平别无出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保障,巴以地区必须要有共同的安全,任何一方的单方安全都不足以确保地区持久和平;进一步协调国际社会努力是条件,国际社会都应该发出劝和促谈的声音,而且要让维护世界和平的声音更加壮大;以发展促和平则是动力,发展与和平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和平能够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发展反过来也将促进地区的和平进程。

  阮宗泽说,中国的“四点主张”非常全面、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在巴以和平问题上的立场,不仅有对巴以问题传统立场的延续,也有针对巴勒斯坦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为解决巴以问题启智献策。

  “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从来不是旁观者”,阮宗泽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世界上所有和平和发展议题都要有发言权、都要有声音。中国的“四点主张”不仅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主动发声,也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切实行动,中方希望借此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巴以实现可持续和平,最终让该地区获得共同发展。

  董漫远也指出,中国的“四点主张”照顾到了地区各方的利益和安全关切,展现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巴以问题得到公正合理解决的姿态,是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

  董漫远说,巴以问题症结复杂,巴以和谈前路仍面临重重阻碍。他强调,中国的“四点主张”为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贡献了创新思路,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让国际社会的促和努力发挥最大效用,进而在巴以地区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局面。(完)